请把韩国语翻译成中文,谢谢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2:18:15
팔라웅족 (-族 Palaung) :德昂族
“Palaung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中文名称叫作“德昂族”,旧称“崩龙族”,1985年改为德昂族。
德昂族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五县一镇及保山、临沧、思茅地区的各县,潞西县三合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是德昂族的聚居区。人口接近1.8万人(2000年统计)。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在唐宋时期已能自制陶器。历史上德昂族的先民曾在12-15世纪时建立了金齿国,后来逐渐衰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至今在潞西县芒市河边等地还有古代德昂族的巨大村落遗址。
德昂族信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过去男孩儿到10岁便要入寺为僧学习佛经,几年后便可还俗,也有少数升为佛爷。
德昂族人好饮茶,家家栽有茶树。
德昂族服饰以深色为主,不同支系的妇女服饰不同,主要从其筒裙横条文的颜色来识别。妇女多穿黑色、藏青色的开襟短衫和长裙,头缠包布,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红绒球等首饰。男子多穿大襟的上衣及宽而短的裤子,头缠黑色或白色头巾。少年喜戴大耳坠和银项圈。
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多用藤条编成,染成红、黑、绿等颜色,有的还缠有银丝。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传说古时,德昂族女子是满天飞舞的,男人为留住女子,便用藤篾做成圈套在女人的腰上。现在腰圈已成为德昂族青年的爱情信物。
五彩斑斓的绒球是德昂族的特色饰品。男子的包头巾两端及胸前,妇女的衣服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
德昂族还有漆齿纹身之俗。
德昂族人的传统节日也多与佛教有关,最重要的是泼水节。德昂族人的泼水节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四月中旬),除了与傣族泼水节一样要泼水祝福、跳象脚鼓舞外,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