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螺旋体病疾病病原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6:08:02
鹅包氏螺旋体,又名鹅螺旋体(Spirocheta anserina)和鸡螺旋体(Spirocheta gallinarum),位于微生物界的一个独特位置,属于裂殖菌纲螺旋体目(Spirochaetales)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螺旋体属(Spirochaeta)。其形态特征为细长且呈波浪状运动,配备有短细鞭毛,能够通过0.45微米的滤膜进行移动。
作为革兰氏阴性菌,鹅包氏螺旋体可以使用多种染色剂进行染色,如瑞特氏、姬姆萨氏、May-Grunwald氏或May-Grunwald和姬姆萨二氏联合染色,以及Ziehl-Neelsen氏石碳酸复红、美蓝、Leishman氏染色或Krajanhe和Levaditi二氏镀银法,其中瑞特氏或姬姆萨氏染色效果最佳。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其呈现不规则螺旋状,大小在6-30微米,宽0.2-0.3微米,螺旋数通常为5-8个。
鹅包氏螺旋体是严格的厌氧菌,无法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但在含有天然蛋白质和组织碎片的培养基或鸡胚中能存活并繁殖。在Barbour-Stoenner-Kelly培养基上虽有生长,但传代12代后其毒性会减弱。在火鸡胚中,特别是肝、血液、粘膜等部位,它能大量增殖。在蜱体内,其致病力会迅速增强,适宜的培养温度为28-30℃。尽管在体外抵抗力较弱,但在特定条件下仍可短期保存,如在尸体中0℃下可存活31天,血清中4℃可保持3-4周,冷藏条件下加入保护剂如甘油或二甲基亚砜可长期储存。
鹅包氏螺旋体对禽类具有高度致病性,但对小鼠的适应性有限,仅在体内传代三代后即无法继续存活。它可通过静脉、肌肉、皮下、口腔、眼睛、鼻腔和直肠等途径感染鸡,接种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尿囊内或卵黄囊内会导致鸡在4-6天内死亡。
上一篇
学好CAD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
嗜肺军团菌的简介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