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9期:颞下窝和上颌内动脉

在深入探讨上颌内动脉的解剖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颞下窝(颞下窝位于颞窝下方)与翼腭窝的构造。颞下窝是颅面部结构的关键区域,其骨性标志和与周围间隙的连接关系密切(Standring, 2016; Joo 2013)。

颞下窝由顶、前壁、内侧壁和外侧壁组成。顶部主要由蝶骨大翼的颞下面构成,有卵圆孔和棘孔,分别与神经、血管和颅中窝相连(Standring, 2016)。前壁由上颌骨后部构成,眶下裂位于最上端,连接眼眶。内侧壁包括蝶骨翼突外侧板、咽、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有翼上颌裂通向翼腭窝。外侧壁由下颌支内侧面构成(Joo 2013)。

颞下窝与周围间隙通过圆孔、卵圆孔、眶下裂和翼上颌裂进行沟通。圆孔和卵圆孔与颅中窝相连,眶下裂则与眼眶相通,翼上颌裂则连接翼腭窝(Joo 2013)。颞下窝向下与颈部相连,但无解剖学意义上的底部(Standring, 2016)。

颞下窝内的重要肌肉包括翼外肌和翼内肌,它们对理解该区域的结构至关重要。翼外肌由上头和下头构成,分别起自蝶骨和翼突,而翼内肌有两个头,深头起自蝶骨翼突,浅头则附着于上颌骨结节(Joo 2013; Standring, 2016)。

上颌内动脉的第一段起源于颈外动脉,主要分支包括耳深动脉、鼓室前动脉、脑膜中动脉等。第二段则根据与翼外肌的关系分为浅部型和深部型,分支以供应肌肉为主,如颞深动脉、咬肌动脉等(Alvernia 2017; Allen 1973)。

总之,颞下窝与上颌内动脉的解剖密不可分,理解它们的结构对于临床工作至关重要。继续学习下颌内动脉的其余部分,将有助于我们对颅底和面部血管有更深入的掌握。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