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军举例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7:04:12
在汉代初期,刘邦任命陈平担任护军中尉,主要职责是负责安排和监督将领们。随着朝代更迭,护军的职位有所变化。在哀帝时期,护军归属司冠管理,平帝时期名称保持不变。班固曾经担任大将军中护军,实际上是一种幕僚角色。护军将军这一职位最早设立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韩安国以护军将军的身份,既要指挥军队,又承担监督将领的任务。
到了东汉末期,曹操担任丞相时,将韩浩任命为护军,并进一步改为中护军。在魏朝初期,护军将军主要负责武官选拔,并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共同掌管禁兵。晋代和南北朝时期,护军将军和中护军的职位根据资历高低进行区分。北齐时期,护军府设有将军和中护军,负责管理各关津,皇帝出行时还会担任护卫工作,与前代的监督将领角色有所不同。
隋朝时期,护军职位被改名为武贲郎将,作为将军的助手。唐朝初期,秦王和齐主的府邸都设有护军,作为府中的军事辅助官。唐、宋、元、明各朝,护军和护军都成为勋官的称号。到了唐中叶,由于宦官掌控禁军神策军,护军中尉和中护军成为兵权的重要代表。清代的八旗兵中设有护军营,护军统领等官员专司禁卫职责,这时的“护军”更侧重于护驾,与北齐的护军职责类似。
扩展资料
护军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军事长官的官名,其中中护军、中领军、中都护等职位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在三国、西晋时期发展到重要性的顶峰,唐宋以后逐渐消失。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