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2016年,汽车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技术

1、观致推出的freecalm技术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观致推出了搭载无凸轮轴的(Qamfree)发动机的观致三概念车,随后这款车进行了路试。

看到这款车的时候我还是挺激动的,当然用电磁阀来取代凸轮轴控制气门也不是什么黑科技,但是将其量产商用化并达到机械机构一般的可靠性耐久性还是很不容易的。

在内燃机的发展史上,一直都是各种电控机构取代纯机械结构,发动机各个结构一直在走着“可控”的道路;从化油器到电控喷油器;从可变气门正时到如今的“连续可控”的Qamfree,甚至接下来要说的压缩比可控。

Qamfree最大的意义在于使得气门正时可以连续可控,就算以前的VVT也只能对气门正时做有限的调整;如果一旦实现连续可变的气门正时,那么就可以对发动机的核心-燃烧进行最大限度的组织和控制,从而达到油耗和动力的友好。

然而but,问题是可控的气门正时是否真的有需要,究竟能带来多少好处还不得而知,而且还需要面对一些列可靠性的问题,观致的Qamfree究竟能走多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2、日产推出的可变压缩比技术

上面我提到,发动机的进化一直在走“可控”的道路,但是能将压缩比可控的还是很逆天的,如果说排放是柴油机的死穴,那么油耗就是汽油机的命门。

油耗直接跟热效率相关,而热效率跟压缩比正相关,压缩比对于热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所以对于压缩比的可控才是今年发动机届的黑科技。

可变压缩比并不是什么大新闻,其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早就有公司如萨博研究过,只不过一直没起色。然而日产做到了:英菲尼迪发布了一款全新的VC-T 2.0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将搭载在英菲尼迪新一代QX50上。

根据工况的不同,这款新机型的压缩比可在8:1-14:1的区间进行自由调节,在低负荷不容易发生爆震,且热效率一般较低,可以选择较高的压缩比以追求经济性;在大负荷容易发生爆震时,为了保证动力性会选择较低压缩比。

3、丰田推出热效率超过44%的柴油发动机

对于汽油机来说,一直以为都在追求热效率的提升,毕竟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汽油机热效率也只是在30%-40%之间,而热效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丰田在追求发动机热效率的提升上无所不用其极,世界第一汽车公司不是吹的。

在汽油机方面:

首先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41%的热效率,而是最高热效率达到41%。

再看看这台发动机用到的技术:进排气VVT以实现阿特金森循环,高压缩比来提高热效率;能快速响应和冷却的EGR阀;热管理附件电气化以减少发动机附件损失;一些零部件的优化比如低摩擦链条,树脂涂层的轴承、轻量化活塞、激光电镀气门座;一些结构上的改进比如缸头集成EGR中冷、进排气门角度增大,冲程缸径比优化等等。

丰田为了实现了高热效率,不放过一点点的优化,也许只有这样企业才让我们看到内燃机的未来。

在柴油机方面;

丰田将这台2.8L排量的1GD-FTV称为下一代柴油机技术,先来看看这台发动机如何:

进气系统优化,以减少泵气损失,进气效率能提升10%。

燃油喷射角度的优化,对燃油喷射时间角度形状的优化,使之尽可能的充分燃烧。

在活塞的头顶部采用了隔热性和散热性都很好的二氧化硅强化多孔质阳极氧化膜涂层,减少热损失,提高热功转化效率。

TSWIN(Thermo Swing Wall Insulation Technology 技术

下一代“绝热”发动机,减少热量损失。

这款柴油发动机将搭载在“陆地巡洋舰普拉多”及中东战神皮卡“Hilux”上,拥有全球最高热效率44%。

作为业内人士,对丰田的研发能力我向来都是服气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车不至于过早被电动车取而代之。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