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介绍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9:58:11
学科课程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国古代的“六艺”与西方古代的“七艺”。近代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的理论,如“泛智课程”、根据兴趣设置的课程和功利主义原则,都是学科课程的典型代表。学科课程的核心是依据知识门类分科,强调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以学科内部的逻辑体系组织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科课程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智力发展阶段,提倡发现学习,尽管存在内容抽象和过高期待学生的问题,但其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借鉴价值。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关注基本知识、范例性和实际应用,通过精选典型内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则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主张难度适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科课程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科学安排知识体系,使得知识在各级学校间形成连贯体系,便于教学组织和评价。然而,学科课程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科目过多可能导致课程体系繁重,增加学生负担。其次,课程内容的分科割裂了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过细的学科划分可能导致知识面狭窄,内容深奥,各学科间缺乏联系。学科需求与学生需求和兴趣的不匹配,可能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牺牲学生的实际需求。
扩展资料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上一篇
什么专业专升本容易
下一篇
珠海有什么好点的大学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