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MTB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

MTB,即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种引发结核病的细菌,最初由科霍在1882年发现。它主要分为三种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类型:人型、牛型和非洲型。MTB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

在培养条件上,MTB被称为“馋、懒、丑”的典型代表。它对营养需求较高,需要在含有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和特殊无机盐的罗氏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其生长速度缓慢,通常在固体培养基上需要2-5周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粗糙型菌落,表面干燥、颗粒状且不透明,颜色偏乳白色或淡黄色。

MTB的化学成分包括磷脂、脂肪酸、蜡质(如分枝菌酸和索状因子)、结核菌素等蛋白质,以及多糖。它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如耐干燥、酸碱等,但对湿热敏感,易被70%至75%的乙醇和紫外线杀死。

MTB的变异性体现在菌落形态、毒力和耐药性上,如BCG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变异株,存在耐异烟肼等耐药菌株。其致病可能与索状因子、C-分枝菌酸苷酯、硫酸脑苷酯和分枝杆菌生长素等物质有关,引发的疾病如肺结核,包括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人体对MTB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结核病的免疫机制主要为有菌免疫,即感染后产生抗体,同时细胞免疫,特别是迟发型超敏反应,通过释放淋巴因子如IFN-γ,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抗病菌起关键作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