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意义

曾家大院,浙江大学原龙泉分校旧址,被视为龙泉市少数几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上世纪30年代,竺可桢、孟宪承、谷超豪等一大批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在这里任教或求学,这所大院见证了中国一段特殊的历史。

1943年,翁心惠在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读书时,他不仅发起组织了《春雷》文艺社,并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务部长。他在《东南日报》上发表文章,并在6月7日代表《春雷》社和校文艺研究会联合发起纪念屈原的大会,这堪称浙大龙泉分校文盛会。

曾家大院建于1932年,是浙江大学原龙泉分校旧址。这座建筑融合了中西风格,拥有99根落地柱,72个房间,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浙江大学因战争原因迁至内部,于1939年在龙泉开办分校,曾家大院即为该分校的所在地。分校自1939年4月建校招生,由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担任校长,期间培养了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如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谷超豪。

龙泉分校是浙江大学和龙泉人民的骄傲。它体现了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和龙泉人民无私援助的奉献精神。多年来,浙大与龙泉保持着紧密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浙江大学龙泉分校陈列展览的成功开展并对外开放,我们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协作将更加广泛。

扩展资料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创建于抗战时期,学校除坚持教课外,还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宣传抗日。是浙江省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在此头尾办学7年,曾哺育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现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