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统计数据的概念和类型是什么

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计量的结果,不同现象的计量程度各异。统计数据主要分为两大类: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定性数据,即品质数据,描述现象的品质特征,不能直接用数值表示。这类数据进一步细分为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定类数据是对现象分类的结果,如人口性别分为男、女两类,或企业经济类型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

定类尺度是最基础的计量尺度,只能区分类别而无法量化差异。例如,性别分类只能区分男性和女性,而不能量度两者之间的差异。定序数据则描述有顺序的类别,如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消费者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等。定序尺度可比较大小,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定量数据,即数量数据,描述现象的数量特征,能用数值表示。定量数据又分为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定距数据既能区分类别和顺序,又能量度类别间的差距,如甲、乙两位学生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分别为86分和55分,不仅能区分成绩水平,还能量度两者成绩差距。定距数据的“0”表示数值的水平,而非无。

定比数据不仅可量度差距,还能进行比值计算。定比尺度有绝对零点,如一个人的收入为“0”,表示没有收入。定比数据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如甲的工资为6000元,乙的工资为12000元,则乙的工资是甲的两倍。

综上所述,定性数据分为定类和定序两种,定量数据包括定距和定比两种,各自有不同的计量特性。定类数据仅能区分类别,定序数据可比较大小,定距数据能量度差距,定比数据能进行比值计算。这些数据类型在统计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现象。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