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铁铉如何抵抗燕军并设计诈降

铁公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记忆。其主人公铁铉,是公元1366年至1402年间的一位邓州(今河南邓县)人,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信任,赐字“鼎石”,在都督府担任断事一职。朱元璋去世后,他的长孙朱允炆登基,铁铉被任命为山东参政。

历史的转折点来临,朱棣以靖难之名南下,目标是夺取皇位。在济南,铁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师,坚决抵抗燕军的南下攻势。他的智谋与勇气在实战中体现,多次挫败燕军,并焚毁对方的攻城器械。在面对燕军炮火时,铁铉的策略更是巧妙,他令人在城头竖起朱元璋的牌位,使得燕军因忌惮而不敢开炮。他还设计了一场诈降计,预设铁板于城门,当朱棣入城时,铁板落下,铁铉的计策使朱棣受创,不得不撤退。

然而,朱棣并未放弃,再次兴兵,攻占南京后,他发兵攻打济南。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铁铉被俘。面对朱棣的严刑逼供,他坐在地上,毫不畏惧地大骂朱棣为叛逆。朱棣残忍地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最后将他投入油锅,铁铉以37岁的生命,结束了这段壮烈的历史篇章。

铁公祠记录的,不仅是铁铉的英勇事迹,更是那个时代忠诚与背叛、权力与道德的碰撞,他的名字和故事,深深地镌刻在了历史的石碑上。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