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坚持以什么为中心的研究方向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

1、立足当代中国主流实践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者选择什么学术问题、如何选择学术问题、如何处理学术问题的基本心理倾向和恒定心理机制,其实质就是学者多年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抓取”问题、“拆解”问题的套路和习惯。

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其问题意识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的主流实践,即关注这一实践,肯定这一实践,支持这一实践,推动这一实践。这一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问题意识对于这一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阻力,应以建设性的态度帮助解决和克服;对于这一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评价和解释。问题意识的经验基础在于这一实践带来的国力提升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增进,这是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受得到的。

2、服务于广大人民根本福祉的目标指向

任何一种学术都有自己的目标指向,其中包含学者的心理动机和内在愿望。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群体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学术目标指向。完全私人化或小集团化的目标指向并非不存在,但多数学者还是把服务于广大人民根本福祉作为自己的目标指向。

有必要指出的是,私人化的目标指向(如果不是极端发展)和广大人民根本福祉的目标指向并非完全对立(有时可能存在某种一致性),但从总体上看,二者存在根本方向性的差异和冲突。

3、承接历史开拓未来的责任意识

充分肯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同时意味着强调人民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一个国家每一代人或每几代人都面对各自的时代主题,都承担着解决这一课题的历史重任。

如果说上个世纪前半叶几代人承担的是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如果说几代人承担的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那么今天一代至未来几代人承担的则是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这一历史责任体现在研究导向中,就是具备承接历史开拓未来的责任意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