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古代的南城是什么样

南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有凤凰东山,绵绣如屏,西有凤凰西山,翠岭如黛。南城正座落在双凤展翅的怀抱之中。刘宋泰始三年(467)淮北尽失于北魏之手,在郁州侨置青冀二州。这是我国侨置州县最早的记录,南城冠居第一。泰始七年(471)又首立东海县于此。东魏在此建临海镇,北齐临海镇废,北周又复建东海县于此。唐武德四年至八年曾在此建环州。后为东海县治。南宋端平二年(1235)至景定二年(1261),海州州治曾迁此,称为“东海州”。明时东海县废,仍是州内重镇、海港要地。清代,设两个都司署于云台山南北两端,北端在墟沟,称“北城”,南端的即古凤凰城,称“南城”。云台山成陆以后,南城的重要地理位置尽失,渐次衰落。

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凤凰城”四字是清代海州州牧王金钧所题,这只是当时的南门。古代南城最早为南朝刘宋青州刺史刘善明始筑的石城。(473-476)宋宝佑年间(1253-1258)贾似道献捷重筑。明永乐十六年(1418)淮安府指挥军事周得辛又增高三尺五寸,用以防倭。城西南控海,东北抵山,有东、南、北三门。东门书刻“拱卫东瀛”,北门书刻“秀挹云台”。过去依山筑城,所以山在城中,而如今城墙俱毁,算是城在山中了。

古街步游:

古凤凰城内还保存一条古街,它是明清时代南城的缩影。古南城的文化精华都浓缩在这条街道的两侧,古建残存,古风依旧。街道长两华里又九十九步。街宽六尺,这是过去县城街宽的标准。因为独木轮车长期碾压,街心留下了二寸多深的车辙。路两旁的民居,鳞次栉比,首尾相连,却都是东西向大门。除了部份为砖砌墙体,大部份仍然保留了南城典型的建筑风格——乱石砌墙。不用水泥,而历经风雨一二百年却一如当初。青瓦屋面,斗拱出檐伸向街心。街心两侧门面过去大都是铺面,保持了明清时代“前店后坊”还有后花园的传统住宅模式。一般每户都有两三道穿堂,三五进庭院,住房却又是南北向,大都是“金”字木梁,砖椽,有的带抄手廊,屋内罗砖铺地,屏风隔断,保持了清代的建筑风格。

在这里时光似乎把我们拉到一百年前,这里是古代市井的缩影。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那繁华的当铺,斜矗的酒旗,勾栏里的调笑。我们应该把这个浓缩的古代世俗生活背景的“蛋糕”切割下来,“密封保存”,它是南城未来的重要的旅游资源。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