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近地轨道是什么意思

近地轨道,顾名思义,是指那些航天器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高度相对较低的轨道,通常定义为500千米以下。这个范围并非固定不变,一般而言,2000千米以下的近似圆形轨道也可视为近地轨道。由于其接近地球,卫星在这个高度的密度较高,使得它成为了许多应用的理想选择,包括对地观测、测地、空间站和部分通信卫星的部署地。

在评估火箭的运载能力时,会根据发射的轨道类型来区分。例如,中国的快舟11号火箭在近地轨道(高度700米)上的运载能力为1.5吨,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运载量则减少到1吨。这是因为不同的轨道参数,如高度和倾角,会影响火箭的推力需求和轨道控制。在工程实践中,明确指出发射场、轨道高度和倾角对于确定火箭的运载能力至关重要,如长征二E火箭在酒泉发射场,当发射2000千米高度、28度倾角的卫星时,其运载能力为9300千克。

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对近地轨道的详细介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