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孩子说话晚不用管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5:03:07
最近收到一位粉丝妈妈的私信询问:自家宝宝 2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话的迹象, 只会发一些 简单的音节。她 非常着急,想要带孩子去找医生看看。但是长辈们却觉得自己小题大做,认为 "贵人语迟"孩子早晚要说话的 ,还举出了身边许多大人三四岁才说话的例子。于是,这位妈妈自己也充满了疑惑?孩子真的能突然说话吗?
对于多数孩子而言,即便没有特别的引导,他们也能 从爸爸妈妈和其他照料者身上汲取"语言营养"逐渐发展出说话的能力。 如下面图表中显示的,大部分孩子在1岁以前就已经能发出简单的元音,1岁到2岁他们会第一次开口说话。
正是因为很多爸爸妈妈发现"我并没有做什么,但是孩子还是开口说话了",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神奇,也自然而然。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就算孩子2岁还不开口说话,等阵子他也能自己开始说话。但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
婴儿开口说话,是 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 ,其中包括听力、原始反射整合能力的发展,运动能力的发展等等。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可能会表现为孩子迟迟不说话。简单来说: 一个宝宝没有达到语言发展的里程碑就是一个信号, 需要爸爸妈妈重视起来,寻找原因为孩子提供帮助。
有一位朋友跟我一样是个话痨,但是她的宝宝却说话很晚,锵宝一岁半已经能明确的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能表达自己需求。而她的宝宝2岁半都没有开口说话,很多人建议她, 你要多跟孩子说话。 但是如果见过他们母女相处,就会发现她会对女儿说很多话。孩子不说话,很多人会觉得是养育环境出了问题,但上文中我们也说过,除非孩子隔绝于正常环境,否则他们是会自己学习语言的。那么儿童"语迟"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方面,排除孩子"硬件"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孩子说话晚,可能是因为一些比较硬核的问题,比如听力问题,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大人说话,自然没办法吸取营养。再比如发音问题,发音器官有问题听得懂却说不出来。或者也有可能是自闭症的原因。
另一方面,考虑"软件"方面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迟迟不肯开口说话的孩子,的确会在某一天开始说话,但是是否能达到正常的标准还是一个未知数,这是因为语言发展和特定的大脑皮层区域有深刻的关联。
举个简单的例子,婴儿想要开口说话,不仅要听得见,而且要说得出。我们知道说话发声是大脑控制肌肉让声带振动,并且加上一系列口舌系统的动作才能达成的。但是如果大脑和发声器官之间的连接不畅,那么即便孩子心里很清楚,嘴上还是说不出来。恰巧大脑的这种能力和精细动作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假设私信我那位粉丝妈妈的孩子突然开始说话,她们一家会非常惊喜,并且不再会被孩子说话这个问题困扰。甚至还会对别的朋友说:"没事儿,孩子自己就会开口了,我家的不也是一样?"然而 真正的问题可能还没有被解决 ,如果问题真的出在 大脑皮层的整合能力上 ,即便开口说话,可能依然会面对词汇学习慢、发音不清晰等问题。那么该如何帮助他呢?
1、 锻炼精细动作
对于开口本就晚,且精细动作发展并不太好的孩子,爸爸妈妈应该格外注意对精细动作的训练。这也不是说要一本正经地让娃捡豆子,可以在 游戏 中帮孩子锻炼,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他自己系扣子,抓握比较小的物体,带孩子做手工画画等等。
2、 对孩子的表达给予正向反馈
这一点很重要,朋友的女儿三岁才开始说话,而且表达的并不是很清晰,但是语言老师告诉他,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要快速而正向的反应。而不要因为她说不清楚就马上 "纠正"或"模仿" ,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她们更不愿意开口说话。
3、 在孩子玩耍时进行"解说"
另外一个好办法是 在孩子玩耍时,爸爸妈妈在旁边解说 。比如,孩子正在玩一组积木。家长可以在旁边说:"宝宝在玩积木,这是一块红色的积木。"当她把红色的积木和蓝色的积木搭在一起时,爸爸妈妈可以说"这个红色积木和蓝色积木搭在一起了。"这样做能有效地建立语言和动作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加强大脑皮层和认知和运动之间的联系。
下一篇
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调账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