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燕印度亚种繁殖方式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1:38:37
洋燕印度亚种的繁殖活动主要集中在3月至7月期间,这个时间段内是它们的繁殖高峰期。这种鸟类选择在各种环境中筑巢,包括建筑物的屋檐下、窗台、门廊、岩崖、码头、桥梁、山洞、地下管道和隧道等。它们的巢穴通常呈杯形,大小在6-12厘米之间,由精细的材料构成,如细根、地衣、干草和羽毛,内部还会用以衬里,确保巢穴的舒适度。巢穴的建造过程由雌雄燕子共同完成,它们会从江河、湖泊、沼泽、水田和池塘等地取来泥、麻、线和枯草茎、草根,混合唾液后,精心制作成小泥丸,再逐层堆砌,形成一个坚固的巢壳。
产卵的时间和数量因地域而异。在印度和缅甸,繁殖期从3月持续到5月;斯里兰卡的繁殖期从2月到5月,甚至有些巢在12月至6月间也有产卵;塔希提岛的繁殖期在11月至12月,而在马来半岛则从2月持续到8月。洋燕印度亚种有时一年内会产两次卵。每窝的卵数量各异,例如在塔希提岛和印度通常每巢产1至2枚卵,马来西亚则产3枚,斯里兰卡的产卵量较高,可达到4枚,尤其是在4月繁殖时。卵的颜色多变,带有褐色、紫褐色、灰色或淡紫色斑点。孵化过程通常需要16至17天,雏鸟在巢中逗留的时间大约为17至22天。然而,育雏成功率相对较低,大约只有40%左右。
扩展资料
洋燕印度亚种(学名:Hirundo tahitica domicola)为燕科燕属的鸟类,体长约13厘米。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多生活于岛屿或山脚坡地、草坪、也围绕树林附近有轮廓的平房、高大建筑物、工厂飞翔、栖在空旷地区的树上。体型略小。上体钢蓝色,前额栗色。与家燕的区别在下体污白,尾不如其长且无延长,无深蓝色胸带,体型略小,外观也不如家燕漂亮。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