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大学重修指什么,和留级有什么区别

重修指大学中未通过考试的课程,在下一个学年重新上该课程并重新参加考试。大多数高校规定,在补考期间如果补考及格就不需要重修。若超过一定课程数仍不及格,则需要重修,直至所有不及格课程通过考试。重修需额外交纳费用。重修分为插班重修与开专门重修班两种形式。

留级则指学生学年成绩未达到升级标准,需在原年级重新学习。通常,若学年总评成绩不及格科目超过一定数量,如五门,且无法补考,则会留级。不同大学规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留级涉及学生学年成绩未达标的情况。

重修与留级的区别主要在于重修针对的是未通过的课程,通过重修以获取学分。而留级则针对的是整体学年成绩未达标的学生,需在原年级重新学习。重修适用于所有在校学生,包括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且课程学分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而提高重修适用于对已修课程成绩不满意的学生,但不适用于通识教育课、跨学科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课程。

重修选课的基本要求包括:选课时间一般为开学10日内,学生申请重修的课程必须是本学期开设的课程,且课程学分与教学要求必须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申请重修的课程总学分数不能超过34。留级则适用于学年成绩未达标的学生,需要在原年级重新学习,不同大学的具体规定可能有所不同。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取消留级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年级逐步取消留级制度。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成绩不佳的学生,如在同一年级连留两次仍不能升级,且未满十六周岁,应继续随班就读,也可转入初职班(校)学习。对于高中学生,在同一年级连续学习两年仍不能升级者,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可令其退学。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