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3:16:46
109. 太阳病中风,本应使用桂枝汤解肌发汗,却错误地采用火劫法促使出汗,结果热邪与风邪相搏,导致血气运行失常,身体出现黄色。阳盛之时,可能出现鼻衄;阴虚之际,小便则困难;若阴阳两虚,则身体干燥。仅头部出汗,至颈部即止,腹部胀满,轻微喘息,口干咽痛,大便秘结或长时间谵语,严重者可能出现呃逆,手脚躁动不安,抓摸床铺。若小便通畅,则病人尚有治愈的可能。
刘渡舟解释此条文为一个火逆重症。太阳中风应解肌发汗,但火劫发汗非但解决不了中风,反而加剧了风邪与热邪的伤害,引起气血紊乱,出现黄色。阴阳气血俱虚,身体变得干燥。热邪不解,损伤中焦阴气,导致腹胀;损伤上焦阴气,引起口干咽痛;影响肠道津液则可能出现便秘,进而导致谵语。若出现手足躁动、捻衣摸床等症状,表示阳热过盛,病情危重。
胡希恕提出,伤寒用火劫发汗会导致如此症状;温病误用麻桂类药物,同样可能出现类似伤寒火劫的后果,这表明需要灵活运用中医理论。
刘志杰进一步阐释,太阳中风本就津液不足,火劫发汗更使气血沸腾,身体失去濡养,出现萎黄。阳盛导致火热上炎,可能出现鼻衄、眼结膜出血、牙龈出血等。阴虚则导致下焦津液不足,小便困难甚至尿血。若人体迅速脱水,口渴难耐,喝水后水分迅速上蒸,若头部无汗,则生命垂危。此时,若能小便通畅,则病人仍有生机。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