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薪酬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9:13:33
本文讲述薪酬的概念、薪酬的作用以及薪酬背后的支付逻辑。
什么是薪酬
薪酬是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提供劳动后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补偿,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薪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大类,其中经济性薪酬又分为直接经济性薪酬和间接经济性薪酬。有关薪酬构成见下图
直接经济性薪酬概念
直接经济性薪酬是单位按照一定标准以货币形式向员工支付的薪酬。
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直接经济性薪酬主要是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而言,直接经济性薪酬除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外,股权期权、职务消费等也是经常采用的形式,在经济性薪酬中往往也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具体内容为:
薪酬分为经济型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
工资是薪酬的主要形式,是单位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工资的具体构成和称谓很多,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技能工资、薪级工资、激励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加班工资、计件工资以及计时工资等,都是企业所经常采用的。
奖金是单位对员工超额劳动部分或业绩突出部分所支付的激励性报酬,是组织为鼓励员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给予员工的货币奖励。奖金的形式灵活多样,奖励的对象、性质、数额大小等也都可灵活应用。
津贴补贴是对员工在非正常情况下工作所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生活费用以及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单位所给予的补偿。其中与员工生活相关的称为补贴。非正常工作环境包括高温高空作业、矿下水下作业、有毒有害环境下作业等。
股权期权激励是通过经营者持有公司股票或股票期权,将经营者个人利益和股东利益紧密联系,激励经营者致力于企业长期价值提升的一种激励方式。
(二)间接经济性薪酬
间接经济性薪酬通常称为福利,包括各种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休假、员工培训、节假日物品发放以及公共福利设施等。间接经济性薪酬不直接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员工,但通常可以给员工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减少员工额外开支或者免除员工后顾之忧。
(三)非经济性薪酬
非经济性薪酬是指无法用货币等手段来衡量,但会给员工带来心理愉悦效用的一些因素。非经济性薪酬包括工作本身的因素、价值实现因素以及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因素。非经济性薪酬之所以称为薪酬,是因为这些非经济的心理效用也是影响人们职业选择和激励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单位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
薪酬的作用
薪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薪酬具有维持和保障作用
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员工通过脑力或体力劳动的付出,为组织创造价值,组织给员工支付报酬作为相应回报,员工为什么会为组织工作的原因就在于获得这些回报对员工来说很重要。薪酬对于员工也是非常必要的,对员工而言意味着保障;而对于组织而言,薪酬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是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需要。
薪酬具有激励作用
薪酬激励在这个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薪酬具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功能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薪酬不一样,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在劳动力价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会受到地域限制、生活习惯、生存成本的制约,跨行业流动会受到行业政策、行业经验的制约,跨职业人才流动会受到知识技能、职业经验的制约。
依据什么给员工支付薪酬
研究薪酬的首要问题是为什么给员工支付薪酬?应该依据什么给员工支付薪酬?对此有很多理论,依据什么给员工定薪是个实践性命题,每个企业都要做出选择。薪酬支付依据是指单位依据什么向员工支付薪酬。薪酬支付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从事的岗位,员工从事的职务,员工具备的技能、能力、资历,员工的工作业绩等。现代薪酬管理发展趋势是依据业绩付酬,只有将薪酬福利待遇与部门、组织绩效紧密联系,激发员工积极性,才能实现普通员工、管理层以及股东的多赢局面。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