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桥上方各有券洞,它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7:41:57
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的余杭通济桥俗称大桥,位于余杭镇西北,横跨苕溪,三孔石拱桥,全长50米,高9.6米,宽8.8米,中孔跨度15.4米,边孔各12.6米,在桥墩逆水面砌出宽2米,长、高约6米的分水尖。桥墩上各有溢洪洞,以备天目来水猛涨泄洪之用。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汉熹平年间造,名隆兴,五代重建改名安镇,宋绍兴十二年复建改通济,元末毁,明洪武元年重建,正统间加石栏,清初多次修缮。”
抗日战争之前,桥上两边挑筑出屋,开设店铺,沦陷时遭日寇焚毁,桥面破坏。解放后屡经整修加固,桥两侧增置护栏,桥面加铺水泥,1985年重修加固,护栏上置石狮。
通济桥河段是东苕溪河道较严重的束窄段,因其严重阻水使余杭镇水位壅高危及西险大塘的安全。2002年4月开始,在保留原桥的前提下,通济桥左岸进行扩孔及上下游堤防退堤工程,拓宽33米,届时该桥全长将达到83米,洪水通过能力将达到“百年一遇”标准
很显然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
下一篇
建筑检测费入什么科目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