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南龛摩崖造像社会评价

南龛摩崖造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引人注目,主要采用高浮雕的雕刻技法,衣纹和缨络的描绘线条流畅且明快,展现出匠师们的精湛刀工和洗练技艺。这些造像不仅生动地叙述了佛传式"经变"故事的各种主题,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社会生活风貌,充分体现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巴中作为闻名的石窟之乡,拥有东龛、南龛、北龛、西龛等多个石窟区,其中南龛最为出色,其规模宏大,雕刻细腻且错落有致,仿佛一座艺术宝库。南龛摩崖造像堪称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杰作,它代表了古代石窟艺术的卓越成就,是巴州悠久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为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扩展资料

南龛摩崖造像是中国隋至宋代佛教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县城南1公里化成山。现存龛窟133个,造像2100余尊。始凿于隋,多为唐代造像。此外,宋代2龛、清代2龛、民国时期5龛。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唐开元二十八年 (740)。造像分布在云屏石、山门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爷湾一带长约350米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为集中。该石窟汇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