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沟通,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谢晋文的个人总结

沟通,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1.我的观察

这是一次连续的演出。

禅舞,瑜伽,内观,睡衣派对……六节课像是六幕没有预设的戏剧表演,每个人都是导演,每个人都是演员。

这是站在沟通大师肩膀上的派对。

在课堂上,李伟老师讲解沟通的结构和理论,课前细心准备了大的板报,详细的备课提纲和内容,课后提供参考书目。如果没有理论的框架,我们就会在黑暗中摸索很久,也没有持续改善的方法。

这是真实故事的疗愈工作坊。

不完美的真实,更能触动人心。

同学们分享自己真实的家庭故事。李老师愿意真诚地打开自己,现身说法,讲解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用沟通去解决的方案。答案就在问题背后,海敏的提问常常让我思考良久。庆蓉分享的案例,让我看到了家里的自己。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面,敞开自己,诉说我自己的过往,诉说本身也是一种疗愈。孟芯常常带来新的视角,小燕深思熟虑之后的总结能触动我内心深处,黄俐的理性,shirly的天真,汤圆的深沉,瑜荣的勇敢,共同创建了美味的沟通石头汤。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课堂。

在微信群里面的补充以及互动,沟通的课堂空间扩展到了互联网上,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感谢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

每次课程结束,我马上对下个礼拜的见面充满了期待。

2.我的感受

通过活动连接,我仿佛走入了丈母娘家,与丈母娘及老婆的姐妹们一起度过了一个个愉快的下午。

真诚即道路。

第一堂课之前,李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孩子为我们的沟通评分。我得了零分,我感觉很羞愧,自己常常在讲台上,教授别人沟通的技巧,而我在行的环节竟然得了零分。

学是为了用。

非常庆幸,我是和老婆瑜荣一起来学习沟通,在生活中可以互相提醒,互相督促。两个月时间,我们不断改进和青春期老大的沟通,提升与小女儿沟通的效果。

教是更好地学习。

当我厚着脸皮再次站在沟通的讲台上,真诚的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坦诚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没办法按理论实行,把这些沟通的方法教给别人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更好的成长。

3.我的发现及需要

我在家里和孩子沟通做不到的事情,不是因为我读太多的书,知道得太多,而是相反,因为我知道的不够多。

我没能从儿童大脑结构,心智模式、思维习惯、适用情境等各个方面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一件事情。

我没有理解到极致的事情,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很多时候照猫画虎虎头蛇尾,都是因为我认知的不够。每当我责怪自己不能“践行”,或是“执行力”不佳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掉入了“用蛮干代替策略”的思维模式。大多数相对复杂的事情,都得靠顺着性子的策略来,而不是一蹴而就地蛮干就能成。

任何需要比较复杂的认知系统的事情,都不是靠“执行力”实现的。当我觉得自己执行力不足的时候,一定要反过来思考:明白道理只是第一步,后面两步叫做:取势(认识客观规律)优术(优化执行方式)。

在沟通“知道”这件事情上,别偷懒。

4.我的请求

我们保持着亲人般的情谊,能够定期的相聚。

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家庭的另一半,参与到以后我们的聚会活动中。

希望同学们能把更多的沟通知识,向身边的人传播。

我请求明年能够参与到沟通类型的读书会中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自我成长,每个人都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智慧,祝自己好运。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