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1:56:59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短期利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利率由货币供求决定。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凯恩斯将利率视为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可以在任何时候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因此,利率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利率取决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流动性偏好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流动性偏好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利率。货币供给曲线M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需求曲线L=L1+L2是一条由上而下由左到右的曲线,向右越远越与横轴平行。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利率将不再变动,即在流动性陷阱情况下,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货币都会被存储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几个关键点包括:1、需求曲线:收入增长导致更多价值储藏和商品购买,物价通过实际收入变化影响货币需求。2、供给曲线:货币供给完全由货币当局控制,表现为垂线。3、变动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引起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进而影响均衡利率。4、利率影响:货币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利率降至一定程度时,投机需求趋于无穷大。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