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化验检查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7:01:57
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化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凝血功能评估: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会出现凝血时间延长,形成的凝血块小而松散,通常悬浮在血清中。当纤维蛋白原完全缺失时,血液无法形成凝块,表现为血液不凝固。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会有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可能延长甚至完全不凝固。此时,需要排除是否存在抗凝物质的影响。正常血浆或补充纤维蛋白原可纠正这些异常现象。
2. 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会显著减少,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对于纤维蛋白溶解症,检查内容包括:
3. 血块溶解试验: 正常情况下,血块在48小时内不会溶解。而纤维蛋白溶解症中,血块会溶解并变小,这是疾病的一个指标。
4. 全血或血浆间接溶解法: 如果病人血液无法凝固,将病人与正常人血液凝固后逐步溶解,可以揭示是否存在纤维蛋白原溶解症。
5. 优球蛋白溶解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会明显缩短。当纤维蛋白原极度减少时,该试验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6. 纤维蛋白溶酶原定量测定: 正常值通常在7~12单位/毫升之间,纤维蛋白溶酶降低是纤维蛋白原溶解症的重要标志。
7.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 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的FDP水平会升高,这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进展。
扩展资料
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分三种,一是纤维蛋白原产生不足纤维蛋白原在肝脏中产生,因此肝病可引起纤维蛋白原缺乏,并与肝实质损害的程度成正比;二是纤维蛋白原消耗过多暴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巨大海绵血管瘤等病例的局部血栓,可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消耗;三是纤维蛋白原溶解正常人体内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处于动态平衡。
上一篇
中职生自荐信范文200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