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地税综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时候计税金额是怎么来的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金额计算基于收入减去免税额后的金额,计算方法分为九级。首先,从收入中扣除元1600作为免税额,以确定应纳所得额。税率则根据应纳所得额的不同区间进行划分,从5%至45%不等。以下为计税金额的计算方法及不同税率适用的应纳所得额区间。

第一级,如果应纳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则需缴纳5%的税,无速算扣除数。

第二级,如果应纳所得额超过500元,但不超过2000元,那么需按10%的税率缴纳,并加上25元的速算扣除数。

第三级,如果应纳所得额超过2000元,但不超过5000元,那么需按15%的税率缴纳,并加上125元的速算扣除数。

依此类推,每提升一个区间,税率增加,速算扣除数亦随之增加。例如,第四级税率提升至20%,速算扣除数增加至375元;第五级税率提升至25%,速算扣除数增加至1375元;第六级税率提升至30%,速算扣除数增加至3375元;第七级税率提升至35%,速算扣除数增加至6375元;第八级税率提升至40%,速算扣除数增加至10375元;最后,第九级税率提升至45%,速算扣除数增加至15375元。

总结而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金额计算是一个逐步增加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过程,以确保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人根据其应纳所得额缴纳相应的税额。这一计算方法旨在公平合理地分配税收负担,鼓励经济发展和个人贡献。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