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克雷伯氏菌感染病原学

克雷伯氏菌,一种于1882年被德国病理学家E.弗里德兰德首次描述的细菌,原名弗里德兰德氏杆菌。这类细菌属于肠杆菌科,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粗短杆菌。它们通常是单个存在或形成短链,不具有运动能力,但拥有明显的荚膜。

克雷伯氏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对大多数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与肠杆菌科的其他细菌一样,它们具有O抗原和K抗原,即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在健康人体的呼吸道和肠道的正常菌丛中,以及自然界中的水和谷物中,都可以分离到克雷伯氏菌。通常情况下,克雷伯氏菌对人不会造成疾病,其发病与宿主的防御功能缺陷及诱发因素密切相关。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主要分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peneumoniae)、臭鼻克雷伯氏菌(K.ozaenae)和鼻硬结克雷伯氏菌(K.rhinoscleromatis)。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人类的致病性较强,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

扩展资料

克雷伯氏菌属引起的感染。克雷伯氏菌属为肠杆菌科中一类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本属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又称肺炎杆菌)、臭鼻克雷伯氏杆菌和鼻硬结克雷伯氏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其中尤以肺炎克雷伯氏菌最为重要,其所致疾病占克雷伯氏菌属感染的95%以上。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