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含梦鸟相关人物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4:01:37
罗含,字君长,号富和,是东晋时期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市)的名人。他的家族背景显赫,祖父罗彦在蜀汉建兴时期担任临安太守,父亲罗绥则在延熙时期为荥阳太守。罗含幼年丧父母,由叔母朱氏抚养成人。他年轻时博学多才,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
荆州刺史曾多次邀请他为官,但他都婉言谢绝。后来,杨羡担任荆州将领,对罗含的才学赞赏有加,推荐他为新淦主簿,尽管多次被推辞,但他最终接受了这一职务。不久,他转任郡功曹敕史。咸和九年(334),罗含因庾亮的推荐,成为江夏从事,受到谢尚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湘中之琳琅”。随后,他晋升为荆州主簿,并在桓温担任征西大将军期间,担任征西参军和荆州别驾。
为了远离尘嚣,罗含在城西的小洲上建造了几间茅屋,简朴生活,桓温因此称他为“江左之秀”。他的文章才情出众,被朝廷征召为尚书郎。桓温对罗含的才华和品德十分器重,曾上表推荐他为征西户曹参军,后升任宜都太守。永和十二年(356),桓温封南郡公,任命罗含为郎中令。朝廷再次召他入都,担任正员郎、散骑常侍、侍中和廷尉,随后转任长沙相。
罗含晚年选择归隐,回到家乡后,他的家中阶庭上忽然长出兰菊,人们认为这是他高尚品德的象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晋书》收录了他两篇文章:《答孙安国书》和《更生论》。其中,《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对古代哲学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括囊变化,穷极聚散”。他所著的《湘中记》(又称《湘中山水记》)虽然已失传,但其中的部分内容被古籍广泛引用,特别是《楚风补》中保存了他的两句诗。
下一篇
洛阳五十五中学为啥要改名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