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产生的条件口诀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2:08:22
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1、学校的产生
(1)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萌芽——原始社会末期(五帝的成均、庠)
产生——奴隶社会时期(夏朝的序、校)
(3)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有钱,即社会生产力)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有人,即有教师)
文字的创造和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有知识和文字,即文化)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有需要,即政治经济制度)
PS:从的上面来看,符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口诀:学校的教师阶级等级相脱离,只好在教堂里通道的地砖上刻大象。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学校 ) (教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EG:
a.君子忧道不忧贫
b.樊迟问稼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和宗教性。
EG:
a.阶级性:西周“学在官府”
b.等级性:唐代“六学二馆”
c.宗教性:西方中世纪教育教育
教育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a.道统性:天道、神道、人道往往合而为一,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
b.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灌输与被动接受、管制与被管制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招生、考试以及教育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c.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d.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上一篇
消防安全工程师考几科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