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板面是哪里的特色

板面,又称太和板面,是源自安徽阜阳太和县的传统美食,其名称来源于制作过程中在案板上摔打的动作。制作板面时,首先将面粉与食盐和水混合,揉制成面团,并将其擀成小面棒,随后涂上香油码放整齐。在煮面时,边摔边拉,使面条更加柔韧,从而形成了板面的独特风格。

煮熟的板面外观清白润滑,晶莹透亮,搭配青菜和精心熬制的汤料,面条、菜叶与汤料的红、绿、白三色相映成趣,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食欲。

2015年5月,太和板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太和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18年11月,太和板面荣获安徽10大地标美食之一。2019年3月,太和县烹饪协会发布的《太和板面制作规范》开始实施,标志着太和板面的制作有了官方的团体标准。

太和板面作为地方特色美食,广受欢迎。据2019年的统计,太和县有约10万人从事板面经营,遍布全国多个地区,尤其在河北、山东、天津等地最为集中。太和板面的魅力在于面条本身的质量上乘和汤料的独特风味。太和县产的小麦品质优良,面条采用精制的小麦粉,结合季节变化调整配比,揉搓成直径半寸、长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码放,保持其柔韧性。汤料的制备同样讲究,各种调料按比例和顺序投放,熬制后凉凝成固体,随用随取。

煮好的板面,面条清白、滑嫩,搭配翠绿的菜叶和鲜红的汤料,色泽鲜明,充满生机。太和板面的流行和受到的认可,不仅体现了地方饮食文化的魅力,也展示了传统手艺的精湛和生命力。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