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郭德纲究竟谁是“主流”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2:47:18
早些年的姜昆不会想到,自己日后 会跟一个叫郭德纲的人产生紧密的联系 。
其实姜昆也是一个 非常热爱相声 的人,并且一生都在致力于 对相声的推广和振兴 。
曾几何时他的相声,总能在让观众哈哈大笑之时,还能品味出一丝 “讽刺” 的味道来。
他对相声也有着极大的贡献,几次春晚的经历,让 他把相声带到了电视荧幕上 ,让相声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其实姜昆也属于是 半路出家 ,在他那个年代就靠着自学成才,在家乡小有名气。
之后能力又 被马季所赏识 ,这才师出有名,也获得了相声圈的 承认与认可 。
之后他常年受到相声界几位艺术家的 熏陶 ,也让他的相声功底进步神速。
许也正是因为他是半路出家,所以这也就成了别人吐槽他不会相声贯口的原因。
不过即便他不会一些相声的基本功,但并不能妨碍他做出的贡献,本着对相声的喜爱, 他创立了“相声网” 。
在一些老艺术家都隐退后,以他为首的相声演员开始转型, 去除了相声中的糟粕 ,将相声带到了民众面前。
彼时的郭德纲,还在为自己的前途而 三进京城 ,只为了能够得到好的发展机会。
彼时的他还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对曲协有着非常高的向往, 也想像姜昆一般能够给观众演出 。
但在相声界, 师承 是颇为重要的事情,属于草根相声演员的郭德纲便想到了 拜李金斗为师 。
不过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最后郭德纲无功而返。
坊间有传言,当年李金斗根本不知道郭德纲要拜自己为师,但孰是孰非我们也无从查证。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件事一定有人从中作梗,很多人都把这个罪过戴到姜昆头上,但恐怕并不是这样。
因为郭德纲当时实在对姜昆造不成影响,所以姜昆也没必要。
之后郭德纲万念俱灰,没有师承也得生存,在他的坚持下才有了后来的 “德云社” 。
虽没有师承,但郭德纲毕竟是有天赋,自小的积累让他 脑中有几百段的“活儿” 。
而且他还会进行创新,加上新发生的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风格。
他将日渐没落的相声又重新带回民众之中,甚至还将相声传到了国外,颇受民众喜欢。
其实姜昆很看好郭德纲,但奈何郭德纲没有师承,说破大天去也属于一个 草根相声演员 。
而这样的演员国内不占少数,所以郭德纲一直没有得到相声界的认可,直到他 拜倒在侯耀文先生门下才有了好转 。
但就算郭德纲有了师承,但德云社毕竟还是小剧场演出, 为了迎合大众不免的会有些通俗 。
但在自诩为主流相声的圈子里,认为这根本不是通俗而是 低俗 。
这就是为什么郭德纲的相声被大众所喜爱,但就是得不到主流相声圈认可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矛盾也日渐加深,直到姜昆在一次节目中, 直言郭德纲道德有问题后 ,才有了后来两人不合的传言。
有关于 “主流”之争 ,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苗头。
是姜昆对郭德纲有意见吗?
我看未必, 源自于民用之于民 的道理他不会不懂,但在其位谋其职,有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他的本意。
不过郭德纲这一路走来,确实受到了很多 同行间的“挤兑” ,甚至还下“黑手”,让德云社问题不断。
之后,“主流”相声界一众演员,发起 抵制低俗倡议书 ,誓要把一切 庸俗、低俗、媚俗 的相声彻底消灭。
其实这场“反三俗”的闹剧,本就是冲着郭德纲去的,因为彼时的郭德纲有了 一家独大 的趋势。
不过郭德纲并没有就此被吓唬住,一段《我要反三俗》不但强调了 相声的 娱乐 功能 ,更加讽刺了 一些人的虚伪 。
如今的郭德纲也算是得到了认可,因为央视在前些日子刚刚宣布,邀请 郭德纲担任央视的“金牌导师” 。
但相声“主流”之争,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越传越烈。
如果说 当年的姜昆代表主流 ,那如今备受欢迎,并且还获得了央视认可的 郭德纲是不是就是新的“主流”呢 ?
其实关于主流之争,就是一个 不存在的群体矛盾 而已,当年侯宝林先生就有过很明确的解释。
其实这句话很好理解, 相声本就是来自民间,所以就算说得天花乱坠最后也脱离不了群众 。
所以哪有什么主流与非主流呢? 只要让观众喜欢,那就是好相声。
本就是同根生,又相煎何太急呢?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