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寒个人经历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2:09:18
易水寒的生涯历程富有教育和艺术的双重色彩。1939年,他从贵阳师范学校毕业,首先在贵阳模范工厂漆工部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1942年,他转而投身教育,先后在贵阳市的乐群、贞静、正道等小学担任教师,并曾代理过校长职务。1944年至1947年,他在贵州银行秘书处和聚康银行任职文书。1952年至1958年,他在贵阳市市北小学教授,1959年至1960年又在云岩区人民医院担任中医师。然而,他的这段时期并非一帆风顺,1960年9月后遭遇不公,直到1979年6月才得以平反,恢复了公职。退休后,他的生活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上,尤其是在书法和国画方面,尤以行草和梅花虫鱼画作闻名。
易水寒自幼才华横溢,14岁即能作诗,19岁时举办过个人书画展。他的书法风格深受怀素和于右任影响,笔力苍劲圆润,行草作品尤为出色。在国画领域,他师从胡楚渔,作品如《雄鸡高唱》和《群鱼嬉游》等,展现出洒脱不拘的个性。年轻时,他的诗作和书法曾得到于右任的赞赏,于氏赠予他“大风吹动白衣冠,我识青年易水寒。不独能诗兼善画,掀髯展卷几回看”的诗篇作为回应。80年代,他被贵州神剑书画社邀请,为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书写对联,将军亦回赠他以“江山欣壮丽,易水不复寒”的诗句。
易水寒信奉佛教,一生未娶,他的学术著作丰富,包括《风萧萧斋诗词》和《中医观点下的癌症》。在他病逝后,朋友们出版了他的遗作《易水寒诗词选》。他的贡献并未因此而停止,1985年他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直至1989年8月8日,他于贵阳辞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
扩展资料
易水寒(1912-1995)湖南长沙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上校政治教官,北京民办中山大学教授。
下一篇
郑州健康路夜市美食推荐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