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潜人才:有进取心的企业都必须重视

听动听的音乐,读经典的书籍。你好,我是马登强Bean,这里是【登强读经典】。

“羊群效应”在人才管理领域屡屡被验证,一流的一人才会吸引一流的人才,二流的人才只会吸引二流,甚至比二流更差的人才。也就是俗话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堆。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的焦点是高潜人才。

组织拥有一只比竞争对手更有前景的高潜人才,那么在未来,大概率会超越竞争对手。一些有野心的组织,如华为、微软等,其人才策略就是识别、发展和使用高潜人才。

高潜人才可以跟组织绩效带来根本性的突破,其绩效潜力不是一般的员工所能企及,高潜人才不仅能领导业务转型,还能带动组织转型,推动企业迈上新的台阶。

高潜人才的识别和培养,对于组织战略的成功,和构建组织未来的竞争力尤其重要。

最近刚好在做一个高潜的项目,方案反复探讨了很多版,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希望能选拔和培养出一批随时能打仗,随时都能上的战略预备队,实现人才强企。

高潜人才一般都跟这几个关键词相关,关注成功、思维敏锐、聚焦重点、快速的学习能力。如何找到拥有这些特质的高潜,如何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

第一、保持动态甄选

高潜的培养,一定先选合适的人,辅之以发展。

人选错了,怎么培养,都不会成功。通过部门的推荐和个人报名,对人才的素质和潜力进行测评,还有无领导小组的面试等,把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人挖掘出来。

如果中间出现不符合高潜的特点,还要保持动态的进出机制,以确保流动性和竞争性。

人才管理的核心,就是创造高质量的流动性,好的人升上去,差的人淘汰下来,高潜的人加快晋升速度,与外界维持合适的人才交换比例。

第二、培养方案要有针对性

要考虑企业的风格类型,要更多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相应的方案。

针对个人,要制定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计划,即IDP计划,通过其主管和外部智力,帮助员工改进绩效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综合使用培训、轮岗、导师制等多种发展方式,阶段反馈的跟踪进展。确保教的内容是符合实际的工作场景,在组织中导师愿意带,同时也知道怎么带,机制能够有效的运转。

第三、注重在岗实践

我们都知道7-2-1学习法则,也就是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70%是靠工作实践。高潜人才,也必须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的。

组织在设计高潜人才培养项目时,比如说是两年培养周期,首先,要定义两年后对标岗位的评价标准。

要坚持以终为始,去界定他的胜任标准,不是能力项,要基于任务项,比如要完成什么工作,完成什么职责。

其次,倒推画出轮岗的路径。一般分为3-5个模块,每个模块要有成果汇报,也需要再次界定模块的画像,跟对标岗位是总分关系。

高潜培养的核心逻辑:把过去需要两三倍职业生涯时间完成的历练,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所以,高潜的培养都是跨越企业的常规晋升路径,有一定的风险性,比如京东的管培生,可以越级汇报工作。

但对于高潜人才的关注,有进取心的企业,都必须重视,这样才能确保组织的长远竞争力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帮助企业成为一个能力制胜的组织。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