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论气候变迁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5:17:07
竺可桢于1971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通过物候方法研究,他得出
(1)最初二千年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c左右。
(2)此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c。
(3)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亚洲东部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
(4)以1971年的温度为标准,商、周、汉、唐的温度高于现代;唐代以后温度低于现代。战国秦汉间气候温和;汉唐之间,即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温度低于现代;南宋与清初曾两次骤寒。
竺可桢暗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气候将变暖。2015年发布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报告》证实了这一点:1909年以来中国的变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百年升温0.9至1.5摄氏度。1980年至2012年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也高于全球平均速率。
北冰洋变暖是导致中国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苏联自然地理学家贝尔格在1919年发现北极开始异乎寻常地变暖。这种变暖导致我们的船只能够在一年内完成从摩尔曼斯克到太平洋的航行。《老残游记》中描述的黄河冰川消失,也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21世纪以来,北冰洋海冰加速消失,进一步证实了贝尔格的远见。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北极继续以世界其他地区两倍的速度变暖。
中国陆地冬季气温的升降都源于亚欧大陆东北部特别严冷的寒流。根据竺可桢1971年测算,商、周、汉、唐的气温高于现代,唐代以后的温度则低于现代。
上一篇
2014年会出现暖冬吗
下一篇
sqe是什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