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有什么区别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6:57:22
1. 实质民法是指涵盖所有调整平等主体间财产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这包括成文的民法典、其他民事法律法规,以及判例法和相关习惯法。例如,中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和《物权法》等法律及其相关解释。
2. 形式民法特指经过立法程序编纂的、系统化的法典,它仅指那些以民法典名义出现的成文法律规范,例如法国的民法典。
3. 中国目前尚未有形式上的民法典,但随着民事立法进程的加速,民法典的编纂已经提上日程。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2020年10月1日,《民法总则》开始生效,它被视为未来民法典的基础。民法典的各分编也在持续完善中,计划在2020年前后出台完整的民法典。
扩展资料:
1.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法律通常作为行为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对行为的规范来指导人的行为。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区分出现后,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扮演不同角色,法律对人的要求也因此不同。
2. 民法属于私法范畴。公法和私法的区分源自罗马法,并一直在西方法律史上有所应用。尽管分类标准多种多样,但特别法规说(即公权力主体适用的法律为公法,对所有人适用的法律为私法)因克服了其他分类方法的不足而逐渐受到重视。
3. 民法是关于权利的法律。民法宣布了权利,民法学是研究权利的学科。将民法称为权利法似乎显而易见,这可能是为什么大多数学者在讨论民法性质时未单独提及这一点的原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法表现形式
上一篇
一消有考后审核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