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免疫效应的分类简述

免疫效应大致可分为抗体依赖性和非抗体依赖性两类。前者又称体液免疫,是抗体直接作用或介导其它免疫分子作用于寄生虫;后者又称细胞免疫,由效应细胞或其产物介导下杀伤寄生虫。 是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抗体属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D、IgE、IgG和IgM.寄生虫感染早期,血中IgM水平上升,随着时间的延长IgG上升。在蠕虫感染,一般IgE水平升高,而肠道寄生虫感染则分泌IgA上升。

抗体可单独作用于寄生虫,使其丧失侵入细胞的能力。例如伯氏疟原虫子孢子单克隆抗体的Fab部分与疟原虫子孢子表面抗原的决定簇结合,使子孢子失去附着和侵入肝细胞的能力;有的抗体结合寄生虫相应抗原,在补体参与下,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使寄生虫溶解。例如非洲锥虫病人血清中的IgM、IgG在补体参与下,可溶解血内的锥虫;抗体还可结合寄生虫表面抗原,其Fc部分与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上的Fc受体结合,使效应细胞能吞噬寄生虫。如血中疟原虫和裂殖子或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与抗体结合以后,可被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吞噬。 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或其他炎症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当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后,释放多种淋巴因子,例如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F),可使巨噬细胞移动到局部,聚集于病原体周围;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能力和杀伤作用。例如:激活的巨噬细胞可杀伤在其胞内寄生的利什曼原虫。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免疫并不一定是二次免疫,对于特殊类的病毒或者细胞都只能利用细胞免疫进行免疫。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