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构建“智慧课堂”研究的基本思路

(基于“智慧课堂”理念,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研究过程、方法、研究特色、创新点)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情感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智慧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慧”。在互联网+、大数据、AI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构建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促进“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实现学生的智慧发展。智慧课堂是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以教师的智慧开启学生探究的智慧,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师生智慧共生的一种课堂。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智慧课堂”的概念,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的前提,也是构建智慧课堂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逻辑起点。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支持,我们学校的化学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构建智慧课堂。

1、依据学生成长数据制定教学决策。智慧课堂将基于智学网提供的硬件、技术和数据支持,收集和挖掘动态学习数据,准确直观呈现学习成果,使得教师的教学依据从过去的经验主义转变为基于学生的成长数据,从而依靠数据准确掌握学情,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评价反馈及时、准确到位。利用MOODLE平台、天闻平台和希沃平台及平板教学软件,即时动态呈现学生的学习和测试,不仅全面掌握学生的总体状况,又能针对学生的个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教学资源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立体化。基于互联网和智慧平板的智慧课堂,教学资源的形式丰富多彩,有传统的板书、PPT,也有微课视频、智能化试卷、语音、文档、网页等元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资源推送立体化、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时段推送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资源。比如课堂上的重难点,可以课前通过平板提前推送,让学生提前针对性预习;对于前沿性、拓展性资源,可以在课后推送到需要的学生手中,让优生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成长,避免了课堂上喂不饱的现象发生。

我们的优势:我们校是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校,在技术上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的支持,在硬件上拥有比较先进的网络设施,学校局域网建设比较早,班班通、希沃平台、天闻平台入住各个班级,还拥有智学网资源平台和阅卷系统、自主的MOODLE平台及教学资源,以及一支性能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的团队。可以展望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AI技术的大跨步进步,5年内学校的课堂教学将有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