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职业化素养 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6:04:17
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成功同在。这种社会特征使人们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障碍增多。据有关报道: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诚信最令用人单位不满。因此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那么,针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群体的学生该怎样去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呢? 学生的职业素养最主要的就是爱校、自学两个方面: 一:爱校。爱校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付诸到实际行动中,什么是爱校呢?简单的说就是要做一个优秀的学生。从小的方面: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环境、尊重老师、尊重同学;从大的方面:为学校争荣誉,在外人面前不损害和诋毁自己学校,维护学校荣誉。 二:自学。在学校老师所传授的课程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为老师不仅仅是要教好你一个同学,还有很多同学。课本上的知识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局限于书本,那所得的知识面是非常窄的。所以作为学生自己要主动的去学。 那么呢?作为老师应该要怎么做呢? 一、 首当其冲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去做人。就我们学院的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要逊色些,表现在平时的行为习惯上,如有的同学见到老师反应淡漠、熟视无睹,有的学生动辄与寝室同学关系不和……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些说明了学生的文明意识淡薄,是其未学生做人的标志之一。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是首先教会学生怎么样做人,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能力,让学生掌握与同学之间进行团队的交流方式和处理利益冲突的人际交流能力,培养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 二、 帮学生准确定位、对症下药。很多学生家长往往是为了学生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忽视了给自己孩子规划一个整套的职业生涯;同时自由恋爱也是学生的一大障碍,往往双方不明确恋爱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图一时享乐或一时好玩的心态来对待恋爱,所以就导致出一旦现了问题,后果就比较严重;冲动从众、无动于衷、空想型的学生也有很多,很多学生根本就不清楚自己以后的工作是什么样子或自己就没有目标,所以当看到别人有工作的时候就也想着自己去工作或抱着无所谓的心态,也有少部分学生一天到晚就知道空想,不做实事。所以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就要多关注、多了解、多倾听同学们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要让他们清楚的了解自己将来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三、 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端正就业态度。很多同学参加过社会实践以后就慢慢变得怪异,甚至自暴自弃,因为在社会实践中让他们了解了社会上的残酷,竞争压力大或自己专业上的问题。这时候学校和老师就要站出来为他们解开困惑和谜团,让他们转别理念,不要把工资和收入的关系上束缚自己,不要对自己的专业失去信心。 四、 把就业常识成为学生就业的一项基本技能。让同学们自己主动的去了解、主动去做,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有哪些策略呢? 一、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秀外慧中的职业形象。良好的职业形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应该在学习中慢慢培养。作为教师,自己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一位不修边幅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讲仪表的重要性是绝对没有说服力的。而如果只有外在形象,没有内在气质,也会像花瓶一样,徒有美观的外壳,只会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只有具备秀外慧中的良好形象,才能言传身教,培养出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学生。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树立奉献精神,遵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教会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给他们介绍古今中外的名著佳篇、名人传记、警世格言等,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升华情操、陶冶气质、内外兼修。 二、 求真务实,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国有国规、家有家法,如果学生自己不遵守,那么会有法律对他们进行处罚。 三、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途径开展工作:第一,要精心组织好以增强团队精神为目标的各种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设计安排时,必须考虑活动目标的达成需要依赖于分工合作、组织协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分工合作、组织协调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等。第二,要加强班级建设。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