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应不应该体罚孩子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6:01:06
说到体罚,我们可以通过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名言来理解,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不仅是用兵打仗都最高原则,也是为人处世都一个重要原则之,翻译到现代文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在处理事情都时候一定要注意谋略。但是这项原则从本质上说只能算是一种追求,现实中不战就使对手屈服的结果未必就一定会实现,所以孙子在这一原则之后又加上了这样都一句话: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从来没有否认会有不打不行都情况,武力只有在迫不得已都情况下才能使用。换到教育上来说,教育有时候也会遇上不得不打都情况,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当然只有打啦,可是如何使用暴力,让它发挥最大都作用,同时以最大都限度减少它的副作用,这又是一个难题,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怎么办,我还没听说过那位教育专家真正地解答这个问题过,我们许许多多所谓的教育专家都成了哑巴,他们只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却望攻城之法都必要。
说了这些,并不是说我赞成体罚教育,因为许多事实也证明教育专家的结论——棍棒底下未必就能出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也有着片面的错误,但是最大的错误不在与这句话含义的本身,而在于数千年来我们有很多的教育者把它当作原则来用!这才是最大的错误。这句话你可以把它当作方法来用,但绝不能当作原则来用。
怎么说呢?首先要弄清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的真正的原则是什么,真正的教育原则应该是“正人先正己”!棍棒底下能否出孝子,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手中的棍棒而在于拿棒的人!只有在孩子内心深处建立了精神榜样的教育者才有可能打出孝子,也就是说,只有在孩子内心深处建立了精神榜样的教育者才有资格用棍棒教育!
在教育中,作为教育者总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但权威的基础如何树立呢?管理专家余世维在《领导商数》中讲了领导者权力的基础一共有五个方面,从弱到强依次为:1、合法权,2、报酬权,3、强制权,4、专家权,5、典范权。
1、合法权--组织制定
弱 2、报酬权--利益引诱
| 3、强制权--惩罚威胁
| 4、专家权--专业技能
强 5、典范权--人格魅力
其中前三项是属于弱的基础,后两项才是强项,虽然是管理学的理论,但也可以借鉴到教育中,一个教育者的权力结构,大体上是一个从合法权到典范权的升级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报酬权、强制权、专家权是重要的辅助。
在此就不用解释前三项权力基础,我们来看看后两项强势基础,为什么这两项权力基础属于强势基础呢,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其实都是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学会面对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知道或不敢面对的事,所以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着这样的一种意识——渴望强大精神的引导!这也是人性的一个不变的特点。所以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学会生存,而是教会我们的孩子学会面对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包括他们内心的世界)。每一个问题少年之所以有问题,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中有一些他们不敢面对或不知道怎么面对的问题困扰着他们,限制着他们潜力的发挥,这些问题有时潜藏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他们自己也察觉不到。所以越是问题严重的孩子他们的潜意识中对强大精神的渴望越是强烈,教育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帮助孩子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育者拥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只会暴力只会是不行的,这就是为什么后两项基础属于强势基础的原因,暴力只能作为他们的辅助。而我们许多教育者却把它们颠倒了
上一篇
自考备考有什么技巧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