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差额征税解析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2:37:58
差额征税概念
差额征税,基于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政策的规范,针对特定业务如融资租赁、融资性售后回租、客运场站服务、旅游服务等,无法通过抵扣机制避免重复征税,采用直接扣减销售额的计税方法。
会计处理
(一)一般纳税人会计处理
1. 一般计税法下,成本费用按常规入账,待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产生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贷记相应成本科目。
2. 简易计税法下,如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等,借记“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贷记成本科目。
(二)小规模纳税人会计处理
在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产生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记成本科目。
发票开具
差额开票原则为扣除部分不开具专用发票,销方交税,购方抵税。实践中开票方式多样,包括全额普票、扣除部分普票加差额专票、差额专票。开票方式灵活选择。
全额开票不受限,全金额可开具专票或普票,与一般业务相同。
具体案例
旅行社甲公司,选择差额征税,2023年4月含税销售额424000元,扣除额318000元。
(一)账务处理
1. 支付扣除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318000
贷:银行存款 318000
2. 抵减销项税额,调整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18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8000
3. 开票,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42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4000
(二)发票开具与申报
不同开票方式下的申报方法各有差异,涉及不同列次的填写,但附表三及附表一的9列至14列填报规则一致。全额开票遵循常规流程。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