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事怎样抢人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2:42:05
招聘需求的提出,一般来说属于三类:计划内、计划外、离职补充。所谓计划内,就是在年初做人力需求规划的时候,已经明确说明需要增加的人数,具体涉及到哪些部门的哪些岗位。对于此类人员,在做好了招聘规划的时候,岗位DJ等信息就已经是非常之明确的了。按照计划招就可以了。
对于离职补充,只要在规划人数上限内的离职,都应该直接做补充,该类岗位的招聘其实是可以直接开展,不需要报领导审批的。计划外的,是属于某些原因新增的岗位,比如新的业务开展或者业务量的突曾而导致的人员需求,则必须经过领导审批。目的就是防止部门滥用人的情况。对于没有通过审批的,一律不开展招聘。
HR部门撰写岗位说明书
上面已经说到了,大部分岗位是不需要从新编写岗位说明书的,只有新增岗位,或者岗位内容有所调整的需要。
对于岗位说明说,建议HR是每年更新一版,这么做的好处,一来是有备无患,提升效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二来,每年的薪酬调查,也会用到这部分内容。为了确保准确无误,人员的需求和定位,HR要和用人部门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另外,人员要求有变化时,用人部门要及时通过书面程序告知。为什么有时候会存在扯皮拉经、相互推诿的情况?就是没有做好相互沟通以及责任的具体化。要让用人部门知道,这件事他们参与了,他们就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发布招聘信息
信息确认完毕,就要对外发布消息了。招聘,无非是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对于内部招聘相对简单,在公司内部信息公开渠道发布岗位需求,让有兴趣的人员按要求提交申请表即可。对于通过内部面试的人员,做好工作交接,进行调动即可。
外部招聘,从来源渠道划分,大体分为自行招聘和内部推荐。自行招聘方式很多,线上线下都囊括在里面了。对于不同岗位、不同数量人员招聘,需要采用不同的渠道。为了提高招聘渠道的准确性,建议在部门发出招聘需求的表单上,备注一栏,即建议招聘渠道。
因为,即便HR再怎么了解业务,毕竟程度也是有限的,而部门是非常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这些人可能从哪些渠道获得。虽然他们提供的渠道不一定能用或者全部用上,但至少为目标的寻找提供了一个方向。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