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 | 一文了解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与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5:39:43
因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通常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用人单位滥用管理优势,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时有发生。那么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如何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与否?举证责任又该如何分配?
在审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件时,法院主要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进行认定。实体上,审查用人单位提出解除的事由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程序上,则需考量是否遵循法定程序。具体而言,实体判断需要参考《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这十四项规定基本涵盖了劳动合同解除的合法情形。若理由不符合,即构成违法解除。程序上,需要考察是否进行了工会通知、出具证明并记载完整事项,以及在经济性裁员时是否经过民主程序审议等。
劳动仲裁审理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举证责任的归属。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但并非绝对倒置,劳动者仍需对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解除的事实负举证责任。对于解除合同的理由,则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如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需提供解除依据的证据,包括单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的事实证据、书面解除通知及其送达证明等。若用人单位难以直接送达,可采用公证送达、邮寄送达或申请劳动仲裁部门确认解除。对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争议,用人单位需提供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合同未到期,以及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依据,如提前30日书面通知的证明。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