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艺术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20:07:06
在电视剧《扫黑风暴》中,有一个饭局,区长董耀参与了,新帅集团的一个文总参与了,伊河村的村支书曹支书参与了,除此之外,还有派出所的胡所长,还有一些生意场上的人,和一些董耀的下属。
这饭,吃的讲究。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边吃边谈的传统,谈正事一定要在饭桌上,有的时候要喝酒,有的时候不喝,中国的饭局,精髓不在吃饭,而在于喝酒。
是以一般叫做酒局。
讲究,首先讲究在地点上,山清水秀,地点保密,董耀一个正处级的干部,在他们的石门区,属于是高干,是主要领导干部,看级别倒是没有特别的高,但看权力,我们有正处级的区,还可以有正厅级的区,还可以有副部级的区,区长不论大小,权力是差不多的。
都属于一方父母官,妥妥的高干。
高干吃饭,就要有人先来讲话,是为“带节奏”,也就是主要负责在饭局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让他进行下去,性格不活泛,谈话不周到,干不了这个活。
不同的地方,带节奏的人有不同的称呼,这个饭局叫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权且称为“带节奏”。
节奏大师看着饭局尴尬了起来,就带头讲话了,要对今天组局的董区长表示感谢。
大师的调门一高,大家的注意力就过去了,注意力一过去,董区长就成了众人的焦点。
顺势董区长就接过来话头,董区长今天当的是宴会的主家,主家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称呼,我们权且都按照我的个人习惯称呼,之后的功能人员,我也不再赘述。
读者朋友意会即可。
主家董区长成为焦点之后,顺势就是一番谦虚,这局的标准和规格,不是我这个区长能负担的,一句话就把自己弄成了一个清廉的干部。
然后他引出了今天的主角,也就是他想要介绍给诸位宾客的对象,文总。
今天这个局是我组织的,但是今天掏钱的人是文总,一句话,文总的经济实力出来了,文总的重要性出来了,文总和我的关系出来了。
所以说,级别不在高低,董耀说话的水平就在这里。
大家纷纷感谢文总一番,文总作势客气一番,于是关系就进了一步。
“吃过文总的请,起码是个小人情”,关系就这么近了。
董耀紧接着要把话题往上推,说文总啊,今天是你的大事,你赶紧打一圈。
打一圈,就是和大家喝一圈,一个一个喝。
这叫做给文总机会,让文总和大家有个一一交流的机会。
一个一个交流,虽然是说几句话,但是对于不少初次见面的人来说,几句能把人拿下,还是拿不下,就要看文总个人的修为。
起码,台子是我董耀给你搭好了。
文总也谙熟这个规矩,感谢领导发话,领导发话了,我再一个一个打圈。
和董区长喝了,和曹支书喝了,话讲的周到又漂亮。
就又喝到了胡所长,一个小官,初次上这种饭局,正科级干部,把他的卑微和想出头表现的淋漓尽致。
后来的画面,电视剧没有都拍,不然这一顿饭,就要吃一个小时,那没法看。
所以画面快进到了大家各自喝酒,该打圈的都打过了,自己交流,然后董耀有事出去了。
饭局是个什么场合?
是个吃饭的场合,也是个社交的场合,说吃饭,因为一个饭局要组织好,就要真的让宾主尽欢,不管是娱乐局,还是谈正事的局,起码都要一个先吃好。
点菜就是讲究,喝酒更是讲究,人爱吃什么,有什么忌口,都要大体差不多知道,要是一个人来了,吃完比没吃还饿,那他肯定不高兴。
吃的不高兴,第一印象就一般化,对主家的印象也一般化。凡此种种,不再枚举。
说社交,因为这确实是个社交的饭局,讲的都是正经事,是没法把这伙人,也不方便把这伙人聚在会议室里面的正事。
所以只能借着吃饭谈。
桌上艺术,到底还是艺术。
下一篇
给领导敬酒要说些什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