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在北京 培养叛逆也有SOP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2:59:00
过去,上海教育一举夺下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 阅读、数学和科学三料冠军。 现在,强调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让北京的义务教育也掀起不同风浪。
「老师,我觉得您有点太自以为是了,」一句清亮却带点挑战味的发言,瞬间凝结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语文课的热络气氛。
绑着马尾,穿着红黑相间运动服的女孩,右手垂直高举空中,站起身,和语文老师潘星樾辩论。
「我没有自以为是,」染了棕色卷发,发鬓上夹着浅蓝色发夹,踩着高跟鞋的潘星樾,顿时停下脚步,在讲台上急着解释。
这个反应,被观课的北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陈耀文形容是「慌了手脚」。激烈的辩论,学生让老师慌了手脚的场景,也成为课堂「活力」的表征。
这堂课,是北师大附中初一的语文课,为因应重阳节的传统,特别选了两首关于重阳节习俗的唐诗,上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及白居易的《九日寄行简》。
这堂课,塑造情境,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与思考是关键。潘星樾先利用重复朗诵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绪,进一步理解诗歌的音韵变化。更安排散文、白话文两种不同文体,诠释两首唐诗,请学生发表,塑造反省与思考的氛围。
老师引导,丢问题思考,学生讨论后的反馈,甚至挑战老师权威,这样的过程每天都在上演。「每次上课都在思考,如果不思考,心里就没有感觉和想法,」顶着平头,戴着无框眼镜的初一学生商宇,怯生生地认同这种自由讨论的模式。
上一篇
802数据结构考什么
下一篇
临床执业医师二试是什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