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处理好分镜

要做出好的动画作品,就要准确的把握观赏者的心理、生理节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注意力因被周围的活动经常地、本能地吸引着而不断自然转移。但这种转移,并不是经常以等同速度进行的。当一个怀着平静的心境观察周围活动时,注意力的转移,是以十分悠闲缓慢的速度进行的。(如闲暇时,坐在草坪上感受周围的人和物)但如果他在观察或亲自参与某件非常激动人心和变动极快的活动时,他的反应的节奏就会大大加速。(如看到一辆急速行驶的汽车从一个孕妇身边驶过)这就是分镜头节奏的心理学的依据。一般来说,用快切的手法表现一个安静的场面,会造成突兀的效果,使观众觉得跳动太快;但在使观众激动的场面中,把切的速度加快,便能适应观众要求快节奏的心理,从而加强动画片对观众的感染力。节奏活动的形式跟各种生理过程——心脏的跳动、呼吸等等都有关系,而构成的动画分镜头节奏的基础是情节发展的强度和速度,特别是人物内心动作的强度和速度。分镜头节奏就是镜头组接的节奏。前苏联电影导演和理论家普多夫金曾指出:“节奏则取决于各个镜头的相对长度,而每个节奏的速度是由场面的情绪和内容决定的。动画艺术家只有使剪辑的速度同内容相适应。才能使速度的变换流畅,动画片的节奏鲜明。根据剧情发展,在一段戏或一组镜头中,如何选择运用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不同视距,并且能够用得十分贴切,做到合理搭配,使观者感到非常自然,是导演进行画面分镜头节奏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当观众在看到一个镜头的时候,首先感知的就是分镜头画面的景别形式。当景别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时,便会产生画面视觉节奏变化规律。全景系列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强调抒情写意,画面重“势“的表达,也就是画面的气氛,并以环境为主,人物为辅,构图上注重绘画性。具有民族传统意味的动画《山水情》和《牧笛》都是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的水墨动画片,片中全景系列景别占到整个画面景别数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成为主导的景别,让我们体会到淮安空间的宽广、空旷,形成整个动画片节奏缓慢,抒情性强,叙事性弱的动画节奏风格。近景系列景别(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强调叙事性和纪实性、画面重人物行为动作的表达,人物为主、背景为辅,重角度。迪斯尼动画景别运用通常是远景和近景交叉使用,大远景镜头帮助观众了解环境,或者感受某种感情的升华,近景镜头用来交代角色行动的过程。如果是一部叙事性强的动画,全景系列景别很多,全景和近景关系没有拉开,缺乏大的起伏和跳跃,观众的心理反应必然是叙事性弱,节奏缓慢。众所周知,观看远处的人和景物的时间要比观看近处的人和景物的时间长些。一个远景镜头上的行动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些,一个近景由于易被人领会它的内容,因此,近景比远景的长度可以短一些。由此可见,景别会直接影响画面延续的长度,如果在视觉上把特写当成是突出动画片感受重点的振动,那么全景和远景就不仅仅只是认为在描写环境和气氛,还应该把它们视为是视觉节奏感受中的顿歇。不同景别的分镜头在动画片的时间结构中也可以成为一种节奏形态。分镜头节奏是镜头按不同的长度和幅度关系将镜头连接起来中产生的。它是一项涉及尺度和造型的分配工作,一部以短镜头为主的动画片同以长镜头为主的动画片,两者的节奏是迥然不同的,从异常快速的摇镜头转到一个固定的特写镜头能产生一种富有特色的激动人心的节奏效果。我们并不是以同样的方式从头到尾去看一个镜头的。对于动画荧幕影像的感知,不是凭空而来的。影像运动的一切构成因素,产生出或快或慢,或重或轻,或急或缓,或近或远,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虚或实的节奏变化,是视觉器官做出反应的前提。视觉运动的变化节奏,相应地成凝视,寻视,探视,巡视,跟踪追视,忽视、漠视等等的变化。由于观众观看活动的位置是固定的,它的实现方向与摄影角度的方向实际上不一致,但视觉经验补偿了这种差异。这种补偿的代价,便是加快视觉运动的节奏。以正常速度拍摄的分镜头大多视角不同,经组接之后的动画片,就成了各种视角变化的分镜头运动,观众不须立即对此做出反应,既调动以往的经验,在不移动自己观看位置的情况下,接受对物像不同视角方位和距离呈现的分镜头变化。所以,一般的说,将不同角度,如俯拍、仰拍、摇拍、移动拍摄而成的镜头较快的组接起来的动画片片段,和把远景、近景、大全景和特写,包括快速变焦推远或拉近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的片段,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较强,观看活动的视觉节奏也就加快。相反,长镜头或以相似镜别组接起来的片段,观看活动的视觉节奏相对减缓。前者呈寻视、跟踪追视的活动形态,后者呈凝视或巡视的形态比较多。我们对远景的观看比较松弛和舒缓,对近景和特写的观看就容易紧张起来。在一般情况下如此,特殊情况,如近景的方位久久不变或没有动作,紧张状态也会消减,节奏变慢;远景镜头切换较快或影像变换突兀,也可能使观看互动变得紧张起来,节奏加快。不同的构图方式的结合在时间结构中可以成为一种节奏形态。一部动画片中非中立态度的视觉角度的比重太必然在形式上、画面节奏上形成比较强烈的韵味。许多角度相似的镜头连接在一起,画面感受容易产生平衡、平稳、流畅的节奏。镜头的不断重复也能形成节奏。重复分镜头就是将某些重要镜头,如动画人物的特写动作、场景、道具、乃至某句对白等,在全片中反复多次出现,以加深观众印象,或使人产生新的认识,这对动画片节奏的塑造是非常有利的。还有一种重复分镜头的手法是为了加深观众对某个动画人物的感受或渲染某种气氛有意用一连串同类镜头,从不同角度、景别、镜头运动方式,反复拍摄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同一场面。节奏需要一个连续或者说需要某个或某些单位的重复或屡现。这个屡现的单位的连续又分成了好些组或节——如乐谱中的拍子。节奏的变化可以是源于每拍的长短,也可以是源于各拍间的距离的长短。拍子越长、各拍间距越大,越显舒缓、镇定或平和,拍子越短,各拍间距离越小,则越显紧张、焦急或慌乱。借用音乐术语打个比方,整体节奏可说是全片节奏的总谱或主旋律,各单元的具体节奏则是某一乐章或某一声部。整体节奏统率这各式各样的具体节奏,而各式各样的具体节奏又汇合成整体节奏。具体节奏处理的越加精细巧妙,整体节奏则越益精彩丰富。如果具体节奏处理失误,则会破坏整体节奏的完整性和韵律感。整体节奏的把握时动画节奏处理成败的关键。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时导演。导演对总体节奏的把握,体现在分镜头剧本之中。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