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冲咖啡常见的误区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9:26:55
手冲咖啡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闷蒸一定是30s吗?
绝大多数的小伙伴刚开始玩手冲都会被灌输“闷蒸”30秒的概念。这其实是为了大家更方便学习。闷蒸的目的是为赶走咖啡中的气体,以便后续萃取更均匀。其实闷蒸的时间需要综合考虑的需要参考咖啡豆的烘焙度和咖啡豆的新鲜度。
所以说如何判断咖啡是否已经闷蒸完成了呢。当咖啡粉层不再冒泡的时候,咖啡粉已经全部湿透的时 候就代表已经闷蒸完毕了。所以说这时间不- -定是30秒.
误区二:打湿滤纸是多此一举吗?
有好多小伙伴认为,滤纸最后反正都要湿掉的,那就没必要提前打湿了,完全多此一举。
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家用的滤纸一般分为漂白和无漂白的,如果是无漂白的滤纸因为气味比较重,所以 大家- -定要清洗,不然冲出来的咖啡会很难喝。浅 度烘焙的咖啡一-定要打湿滤纸, 因为浅度烘焙的咖啡豆风味更多,如果不打湿滤纸,这时候纸浆的味道会很容易显现出来
误区三:小水流才是最稳的吗?
有些小伙伴在冲煮咖啡的过程中非常之谨慎,在冲泡全过程 中都小心翼翼的深怕一不小心就毁了- -杯咖啡。水流也是级细极小的。
事实上水柱过细时,没有穿透力,则会拉长整体的萃取时间,水温下降弧度变化大,萃取率降低。水柱的穿透力如果不好,水会重复在同一层给水,这样只会加快第一-层颗粒表面过萃的速度,从而使咖啡液充满苦涩味。
手冲咖啡的注水方式也有许多种,搭配不同的滤杯使用相符合的注水手法,萃取后的咖啡风味才能有品质保证。但无论何种注水手法,最重要的都是粗细适宜的水柱、稳定且不间断的注水,这些都必须持续练习才能驾轻就熟。
误区四:闷蒸完成后开始计时?
有的小伙伴在注水开始那一刻计时,有的小伙伴在注水结束后才开始计时。这两者之间相差了10秒左右,那么到底那种是正确的呢?
了解咖啡的小伙伴都应该清楚,在咖啡接触到水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开始萃取了。那么如果注水结束后开始计时,其实就是闷蒸的时间,在原基础上加了10秒左右。
所以正确的计时就应该是在咖啡刚接触到水的那一刻就开始计时。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