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座位编排应考虑哪些因素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21:14
1
、
身高因素
由于学生身体发育存在的差异,
使得编在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有胖有瘦,
有高有矮,
这身
高上并不十分明显的差距,
却往往是教师在给学生排座位时参照的第一要素。
个矮的坐在前
排,个高的坐在后排,是班级授课制产行以来的最为广泛的排座的方法。这样排,公平、省
事,
学生的视线也不会受到阻碍。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条件的中小学都使用上了能够
升降的课桌椅,
让班主任教师们在给学生编排座位时有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
如要让个子高
的学生坐在靠前的位置,只要把他们使用的桌椅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就可以了。
2
、
性别因素
一个班级内的男女生是各占一定比例的。
中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后,
对异性产生的好奇心
使得他们都十分渴望与异性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
班主任教师在排位时,
一个小组内的男女
生人数的比例应趋近于全班男女生的比例,
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
大大方
方地与异性进行合作交流,
减轻因青春期的躁动而带来的心理负担,
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
的形成,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3
、
知识能力因素
这是班主任教师在给学生编排座位时不得不考虑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班级内学生知识水
平和知识能力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
班主任教师在熟悉了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每个学生的学
习情况外,
最好还要征求其余各科的任课教师或科代表的意见,
尽可能地把学科上有差异的
学生编排在一起,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可以相互帮助、
相互提高,
形
成和谐的学习环境。
4
、
个性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
新编班级内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性格
上的各种不同表现开始突现。
除了教师们给予他们及时恰当的引导外,
让他们能与自己个性
上有互补性的同学同桌或邻桌,
也是一种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好办法。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