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年轻的“留不住”,骨干的“我要走”,乡村“教师荒”为什么愈来愈烈

教师荒多出现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乡村小学。

我是江西一个村级学校的校长,乡村小学真可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仅我在这所学校负责的这几年,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不断有新的老师分配下来,不断有老师离开,要么调走,要么辞职,要么请假……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老师在这里坚持两年以上。

除了老师流动性比较大之外,我们这所学校还有不小的教师缺口,我们学校六个年级(包括幼儿园,六年级集中到中心校去了),核定老师编制8人,8个老师六个班,算下来每个老师课程任务不轻。由于“教师荒”,我们学校在编的老师通常只有三四个,其他几个都要请临时代课人员。代课老师工资低,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教学经验,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这种情况不是出现在我这一所村小,我们镇八所村小,每一所的情况都差不多。我们这里老师相对比较整齐的,也就只有中心小学了,中心校领导优先保障中心小学满编满员。村级小学的“教师荒”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农村小学老师“下不来”,“留不住”是导致“教师荒”的原因。

记得前年,我们学校破天荒一次性分配到3个定向师范生,这可把我高兴坏了,认为终于可以不为到处请代课老师头疼了。不料,分配名单刚下来,第二天就接到通知,由于条件艰苦,拟分配的两个老师决定放弃,宁愿赔偿违约金(定向师范五年服务期,不满五年辞职必须赔偿违约金),也不到山沟沟里工作。

剩下硕果仅存的这个定向生,在坚持了一个学期之后,坚决找关系调离了我们学校,我们学校又只剩下我和一批代课老师在坚守,剩下的就是流水般来来去去的新分配的老师。

农村条件艰苦,虽说这几年国家下大力气对农村校园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和镇里,城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生活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新老师“下不来”,“留不住”,农村学校“教师荒”在很多地方已是常态!

总结语:农村学校用什么来吸引,留住人才?光靠学校自身怕是力所不及,必须要依靠政策的支持,给边远农村老师更多的支持,政策上更多的倾斜,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荒”。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