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如何管理监控风险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4:41:05
企业信用风险内涵
在市场经济中,我国目前存在拖欠货款、合同违约、披露虚假信息等诸多失信行为,这显然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诸如流动资金紧张、坏账增加、经营困难等不利影响。信用风险还可以通过交易关联者扩散,若不加以控制,将造成整个市场经济的瘫痪。对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
企业信用风险中最常见的就是违约风险,它是指本应在约定好的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偿还债务的债务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按量偿还,从而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带来可能的经济损失。信用风险有大小之分,一般取决于债权人因为债务人的违约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信用风险的定义又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是指企业的信贷违约风险,即由于借款人没有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初的合同中约定好的事项,从而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损失。广义的信用风险指由于客户质量恶化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例如,企业在与其他公司开展经济业务时,有可能会面临对方的违约行为,这增加了企业的外部负债,且有可能转换为企业的内部负债。
企业信用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相关性、隐蔽性、可控性等特征,主要有拖欠款项、披露虚假信息等形式。我们在对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上述特征与表现形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既要承认企业信用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又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