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有什么建议

听谓“职业倦怠”,是指从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理心理方面。教师感觉自己经常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h总在担心出事故;常感烦躁,常希望能一个人安安静静待一会儿。

2.个人生活方面。工作占据了自己很多原本应该享有的闲暇时间;在家里的脾气开始变坏;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和家人发火。

3.工作方面。上班时常常盼望着下班,以便找地方放松一下,以缓解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下班后根本不愿再提工作上的事;不时有离职的念头;后悔当初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部分入甚至表示,只要能找到一份待遇还可以的工作就想改行。

二、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1.背景性因素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所谓背景性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年龄、教龄、所教班级、所以幼儿园的体制等因素。

2.社会因素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所谓社会因素,指的是教师工作、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期望、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家长的态度等。

3.组织因素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这里的组织因素,是指个体所在组织的特征,包括职业角色定位、工作量、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待遇与专业发展机会、社会性支持等。在职业倦怠研究兴起之初,个体所的组织的特征就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因为研究者发现,导致从业人员职业倦怠之首要因素——压力,往往直接来源于组织。

(1)角色定位。以下情况最容易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但却不允许教师使用最好的教育方法和课程资源;②要求教师负责班级的工作,但却不给他们相应的权力。此外,当教师经常被要求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时,也容易产生角色混乱和角色冲突。

(2)工作量。工作任务繁重,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班额过大,文案工作过多,任务超出教师的能力和范围等都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形成“角色超载”现象。

(3)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限制教师知情权及决策参与权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

(4)专业发展机会。教师在学校获得的专业发展机会少,是导致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5)社会性支持。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很少有时间与家人、朋友进行轻松的交谈,卩便在同一个学校,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合作行为也少得可怜。教师职业实际上往往是一项“孤独的职业”。社会支持的缺乏与其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高相关性。

(6)待遇。尽管教师的待遇在近年来不断得到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使教师感到非常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4.个人因素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所谓个人因素,指的是教师个体方面的因素,如;性格/气质类型、控制点类型以及他们的某些高级需要,等等。

(1)性格/气质类型。职业倦怠比较容易发生在A型人格特质的个体身上。A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极端的挑战性、好竞争、易急躁、理想主义、易动情、专注、奉献。

(2)控制点类型。在有关教师个人的因素当中,控制点类型被认为是预测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重要指标之一。“外控型”教师比“内控型”教师更容易倦怠。

(3)满足感和价值感。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某些高级需要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包括成功需要、成就需要以及在工作中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其中包括自我尊重的需要和被他人看作是专业人员的需要。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