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2:35:03
1、在德育课中贯疏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与劳动课的兴趣,使劳动实践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了解没有劳动的创造,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的学生要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来了解社会,学好本领,将来去改造社会。
2、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劳动意识。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把书念好,多学些知识,只要考出好成绩,家里其它事都不用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不懂得教育方法。相反,家长们只有为孩子不主动完成作业而烦心,为孩子每天过量的消费而头痛。我们的学生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将吃不完的零食弃之路边时却很难想到留一点给长辈。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还要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感悟。
3、引导学生去体验父母生活的艰辛,了解父母的职业特点。作为老师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做亲身体验,并交流畅谈体验的酸甜苦辣……学生心灵中那份对父母长辈的亲情必然被激活、催化起来,产生强烈的深刻的生命力,为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创造条件。
4、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要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来进行,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每天给学生安排一定量的劳动,由简单到复杂。不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求“家里的事情主动干”,“不会的事情学着干”“集体的事情抢着干”等。
5、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方法,知道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还不行,在日常工作中,要时时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要能很好地完成这一点,非有一些好点子、好方法不可。
上一篇
安全b证如何当安全员
下一篇
一次做教师招聘评委的经历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