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汤包简介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3:36:31
灌汤包,作为中国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当时在市场上已有售卖,别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在北宋都城东京,著名的“王楼”店铺中,其“山洞梅花包子”被誉为“东京第一”。灌汤包在开封的传承中,尤其在20世纪20年代,黄继善大师创办的“第一点心馆”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他创新制作方法,将原来的半发面皮和瘦肉馅料改良为死面皮和以白糖、味精提鲜的馅料,注重“三硬三软”的和面技巧,使面皮筋韧光滑,不易漏汤,便于食用。他还改进了蒸制方式,由大笼改为小笼,即蒸即食,保持了包子的温度和形制,便于经营,备受食客喜爱,这就是灌汤小笼包子的起源。
新中国成立后,灌汤小笼包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特别是黄继善创立的“第一楼包子馆”的灌汤小笼包子,经过多位名师的不断改进,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其特点是皮薄馅大,汤汁丰富,软嫩鲜香,色泽洁白,外形美观,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引人瞩目。它吸引了众多开封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品尝灌汤小笼包子成为了人们的一大乐事。
扩展资料
灌汤包,就是包子里面有汤。先认识武汉的四季美汤包而后结识灌汤包子的,知有灌汤包子一说。席间摆谈,知为灌汤包子是皇家食品,估计灌汤包子还是在前,四季美汤包在后。皆因四季美汤包落脚大武汉,享誉武汉三镇,商业大埠,南北东西交通枢纽,占了一个好地盘。灌汤包子特点:鲜香肉嫩,皮簿筋软、外形玲珑剔透、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
多重随机标签